本文介紹了如何在有限的飼養面積下提高總出欄重,獲得最大收益。
行業的成功
在1975年,平均每頭母豬生產1585磅/年
在2009年,平均每頭母豬生產4004磅/年
飼養更多的母豬以滿足現代化母豬生產能力的成本大約為每頭豬26美元
歷史屠宰重量 出欄數圖
增加出欄重量的好處
減少單位成本
以下幾方面支撐:
遺傳的改進
飼養程序的改進
生長速度的改善
技術支撐
出欄重量的經濟學
賣豬的成本和利潤是多少?
成本
收入
利潤
邊際成本:固定成本;可變成本
邊際收益
你需要了解的關鍵信息
豬的采食量是多少:實際進食量,而不是參考值
預計的瘦肉增長率是多少?可以使用歷史記錄值?
飼料成本
飼養面積成本
增加出欄重量的限制因素
設備限制:料槽寬度和設計;通風;飲水器位置
交通限制:無法站立的豬;增加飼養空間,每輛貨車的豬只減少
營養:需求;增重飼料比降低飼料轉化效率
營養需求
能量:提高能量的消化率;提高采食能力
氨基酸:標準化回腸可消化;賴氨酸:120公斤-0.48%;140公斤-0.44%;160公斤-0.41%
比值:Met,Thr,Trp的比值較仔豬高
礦物質:磷增加
性別:閹公豬和小母豬之間的差異變得更加突出;公母分飼更有必要
飼養大體重豬
限制飼料:提高增重飼料比;提高干物質消化率;降低背膘沉積
豬被允許飼養到150公斤;70%的消費vs95%的自由采食,體蛋白存留沒有差異
料槽底盤覆蓋率和料槽容量
覆蓋35-50%的底盤面積:豬體重越大,要求覆蓋率越低
料槽一天的飼料容量:大約3到4公斤/天
管理飼養面積的分配
豬圈的大小和管理 飼養面積
實驗一:測定豬結束體重
六個不同的地點
目前方程估計為0.91平方米/豬
數據表明,該方程可能是準確的
前期生長性能對后期的生長有何影響?
實驗二:大體重豬最適實驗密度
133到148公斤最優生長飼養密度為0.98㎡/頭
K=0.0317到0.0348
在140KG時0.86到0.94㎡
觀察到(實際生長性能)僅為(最佳性能)的92-99%,表明目前的K值低估了最低飼養面積的要求
管理飼養密度
在生長期開始時增加飼養密度
分2-3次出欄,以調整飼養面積
提前出欄25%的豬,將使ADG增加20%,ADFI提高11%
分批賣豬促進育肥豬的生長 160公斤出欄豬的飼養面積 給重體重豬的飼養空間 補償性生長和飼養面積
飼料效率
投入產出比
如何表達這種效率?
輸入 | 輸出 | 度量 |
質量,飼料/公斤 | 質量,體重/公斤 | 增重效率 |
質量,飼料/公斤 | 質量,胴體/公斤 | 產肉效率 |
能量,NE千卡 | 質量,胴體/公斤 | 營養效率 |
飼料效率的不同表達方式
管理飼料成分,以管理飼料成本和收入
高纖維飼料降低飼料成本
纖維降低飼料效率,降低胴體產量
(出欄前)停喂高纖維飼料可以提高胴體產量
出欄前足夠的停喂期
日糧纖維降低屠宰率 高纖維日糧停喂期對屠宰率提高程度
使用已知效益的技術
萊克多巴胺:出欄重越大,邊際改善效益越高
豬生長激素:出欄重越大,邊際改善越大
免疫去勢:出欄重越大,去除異味的可能性越大;被證明可以有效達到176公斤。
結論
出欄重越大,收入越高
有一些不確定性:氨基酸比例,鈣和磷的需求;最低飼養面積可能大于估計值
建議最佳做法:管理出欄策略,最大限度的利用飼養空間
豬舍及管理建議摘要
項目 | 125 | 130 | 135 | 140 | 145 | 150 |
飼養面積,㎡ | 0.84 | 0.86 | 0.89 | 0.91 | 0.93 | 0.95 |
料槽寬度,cm2 | 34.6 | 35.1 | 35.5 | 36.0 | 36.4 | 36.8 |
飲水器高度cm | ||||||
直角 | 73.8 | 74.8 | 75.7 | 76.6 | 77.5 | 78.4 |
俯角 | 88.6 | 89.7 | 90.8 | 91.9 | 93.0 | 94.1 |
產熱,kcal/h | 242 | 248 | 254 | 260 | 266 | 271 |
豬頭數/卡車 | 163 | 156 | 151 | 145 | 140 | 136 |
卡車裝載密度㎡ | 0.43 | 0.44 | 0.45 | 0.47 | 0.48 | 0.5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