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介紹了如何優化育肥舍(包括斷奶到屠宰)的空間利用;結合實驗研究了空間、槽孔數量、飲水器的數量、性別、雙倍密度飼養等因素對大體重豬生長性能的影響。
結論
增加飼養密度會降低ADFI,ADG,和出欄體重
與2孔飼槽相比,4孔飼槽減少淘汰量,可以補償飼養高密度(29頭)對生長性能的影響,并有更好的飼料轉化率。
這個實驗中最優化的方案是26頭/欄,配備四孔飼喂器。
母豬的ADFI、ADG和體重較低,但FCR較好,BF較低,瘦肉率和眼肌深度較高。
保育期雙倍密度飼養有效分攤設施成本。
實驗設計
3 3x2因子設計
3飼養密度:
23豬/欄=0.745㎡;26豬/欄=0.658㎡;29豬/欄=0.616㎡
2飼槽孔數:
4個槽孔:5.75豬/槽孔=6.2cm/豬(23豬/欄);6.50豬/槽孔=5.5cm/豬(26豬/欄);7.25豬/槽孔=4.9cm/豬(29豬/欄)
2個槽孔:11.5豬/槽孔=3.09cm/豬(23豬/欄);13.0豬/槽孔=2.70cm/豬(26豬/欄);14.5豬/槽孔=2.50cm/豬(29豬/欄)
品種
PIC359公豬(父系)x康貝爾母豬(母系)
欄位尺寸
17.65㎡總面積
0.542㎡飼槽
184.32㎡每頭豬的凈空間
飼喂器
4孔干料飼槽;56英寸長;35厘米槽孔寬度;槽孔實驗組:用鋼板將兩個槽孔完全封閉
飲水器
2杯狀飲水器/欄
試驗中的1947頭豬
使用2孔進料器(30/10113.0%)比4孔(14/9361.5%)觀察到更多的傷病淘汰
觀察到閹公咬尾(4/9530.4%)比后備母豬(0/994)多
地板 | 給料器 | 性別 | |
全價值豬 | 0.28 | 0.61 | 0.17 |
死亡 | 0.39 | 0.35 | 0.13 |
淘汰到二級市場 | 0.57 | 0.03 | 0.89 |
運輸死亡 | 0.31 | 0.3 | 0.31 |
應激豬數量 | 0.31 | 0.3 | 0.33 |
咬尾 | 0.21 | 0.94 | 0.057 |
結果-生長性能 結果-生長性能 結果-出欄體重 結果-背膘厚,mm
結果-瘦肉率 結果-二級市場淘汰率
結果-經濟價值
2槽孔 | 4槽孔 | ||||||
23只豬 | 26只豬 | 29只豬 | 23只豬 | 26只豬 | 29只豬 | ||
凈利潤/豬 | |||||||
固定時間 | $45.61 | $43.39 | $37.81 | $45.99 | $47.72 | $41.34 | |
固定空間 | $45.57 | $44.14 | $42.56 | $44.80 | $47.67 | $43.50 |
生長和胴體 生長和胴體
小結1
增加飼養密度會降低ADFI,ADG和出欄體重
與兩孔飼槽相比,四孔減少淘汰量,可以補償飼養高密度(29頭)對生長性能的影響,并有更好的飼料轉化率
這個實驗中最優化的方案是26頭/欄,配備4孔飼喂器
飲水器數量同樣重要
實驗一:確定最佳飲水器數量
每欄一個飲水器,27頭豬/飲水器
每欄兩個飲水器,13.5頭豬/飲水器
每欄三個飲水器,9頭豬/飲水器
實驗一 結果
實驗二:確定飲水器的擺放位置
每欄一個飲水器(對照)
每欄兩個飲水器,位于料槽兩側各一個
每欄兩個飲水器,位于料槽一側
實驗二 結果(實驗二) 結果(實驗二) 結果(實驗二)
小結2
隨著豬的生長,所需的飲水器數量與豬的比例會發生變化,提供充足的飲水器在育肥后期尤為重要
我們的數據表明最低需求是:13.5頭/飲水器
在料槽兩側都有飲水器可以提高ADG
雙倍密度飼養
在2018年,雙倍和單倍密度飼養的斷奶至育肥每空間單位生產多少磅豬肉?
我們能否在雙倍和單倍密度飼養之間建立生產數據的相關性?
數據分析
每年300000頭,斷奶至育肥階段
50+豬場
數據采集:2018年的生產數據;使用總結收尾;每批開始/轉運日期
總數包括在數據中:保育階段雙倍密度飼養(DS)=97765頭;保育階段單倍密度飼養(SS)=111688頭
小結3
保育期間的雙倍密度飼養比單倍密度飼養每平方英尺多生產2.6磅
豬能夠維持整體ADG
與單倍密度飼養的設備成本相比,雙倍密度飼養每ft2有大約2.10美元的優勢
總結
最佳的飼養密度和良好的喂料/飲水器設計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和利潤
密度增加會降低ADFI,ADG和重量
4槽孔減少淘汰率(對比2孔),可以減少高密度(29只豬)的影響
26豬/欄(0.658平方米/豬)并提供4個槽孔達到最大經濟效益
27頭豬/欄需要兩個飲水器,安裝在料槽兩側更好
雙倍密度飼養具有設施成本效益